寧可薪水砍半也不返中 東南亞成台幹職涯新選

寧可薪水砍半也不返中 東南亞成台幹職涯新選

媒體來源:經濟日報蔡尚勳
2020-03-09 17:18
寧可薪水砍半也不返中 東南亞成台幹職涯新選

圖為知名菲律賓城市馬卡蒂商業區天際線

新冠肺炎疫情延燒下,不僅對全球科技製造業造成衝擊,連帶牽動跨國工作者逃離中國大陸。根據台灣高階人才招募公司瑞星管顧(Rising Management)訪談超過四百位人選後發現,將近5成台幹寧可薪水砍半也不願意重返大陸復工,原本乏人問津的東南亞成為海外發展首選。

深耕國際高階人才招募市場十餘年、服務版圖橫跨大半個亞洲,包含中國、日本、韓國、越南、泰國、菲律賓等地,瑞星管顧執行副總蔣宗芸觀察,早在中美貿易戰開打時,就有跨國企業在評估是否要撤離中國,新冠肺炎加速此一產業版塊轉移趨勢,其中台灣本地與東南亞是布局首選。

蔣宗芸指出,蔡政府上任後喊出新南向政策,不少台資企業基於分散風險原則確實評估要往東南亞設廠,但「買地、買設備,這都好解決,關鍵是根本找不到人願意過去。」她說。

蔣宗芸分析,相較於台灣本地,台幹赴中國工作的薪水,依據產業跟職位的不同,一般是1.2倍到2倍起跳。對高階人才來說,中國的薪水高、舞台大,語言相通、飲食習慣與生活方式相近,適應上不會有太大問題。東南亞則完全是另外一個世界,每個國家的風土民情都不同,光語言就是一大障礙,除非薪水比中國更高,不然台幹沒有誘因前往。

然而新冠肺炎打破了原本的認知,這些征戰中國的台幹與高階人才,也開始願意前往東南亞一試身手,再創另一個不同的國際舞台。

蔣宗芸觀察,與大陸關係最大的製造業可分為科技製造業與傳統製造業。科技製造業如電腦系統、手機零組件以及電腦周邊產業,第一季整體業績至少減少20%-30%。也因此大廠紛紛計劃轉移生產基地到越南、菲律賓、泰國或台灣。台幹就算回大陸拚復工,回去大陸拚復工,也會因為原物料提供不足,無法順利出貨。

大型傳產公司狀態類似科技製造業,台幹大都回到大陸等復工,但許多中小型傳產公司讓台幹在台灣待命,暫無回大陸計畫。

至於半導體產業,台灣本土公司雖工廠大部分不在大陸,但受到終端產品出貨銳減的關係,人力資源市場沒有大幅度變動但業績受到嚴重影響。最指標性的案例是幾年前高薪挖角台灣半導體人才、引發業界震撼的長江存儲公司,由於位於武漢重災區,許多台幹年後寧可棄高薪也不願意回去工作。

軟體產業部分,用人需求和業績幾乎不受任何影響。電玩、電商與遠距通訊相關的公司,武漢肺炎爆發後,招募需求反而有上升的趨勢。

成立於2009年的瑞星管顧,是極少數純台灣本土高階人才招募公司中,擁有亞太區跨國聘僱經驗,能合法提供跨國人才媒合服務者。累積服務過近四百家企業,其中有三成是世界五百強以及台灣五十大企業。

「瑞星要做的,就是提升求職人才轉換跑道精準度,降低變動所產生的恐懼感,在對的人與對的公司之間,搭起一道精準且友善的鵲橋,滿足人心中打造美好事業舞台的渴望。」蔣宗芸說道。

瑞星管顧執行副總蔣宗芸

蔣宗芸創立的瑞星管顧,是極少數純台灣本土高階人才招募公司中,擁有亞太區跨國聘僱經驗,能合法提供跨國人才媒合服務者。